正确答案:

PVA

D

题目:痤疮涂膜剂 【处方】 沉降硫3.0g硫酸锌3.0g氯霉素2.0g樟脑醑25ml甘油10.0gPVA(05-88)2.0g乙醇适量蒸馏水加至100ml

解析:本组题考查低分子溶液剂特点与质量要求。涂膜剂系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有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和火棉胶等,制备工艺简单,无需特殊机械设备,使用方便。但药物涂布成膜使用溶剂需可挥发,即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也就是说处方组成由药物、成膜材料和乙醇等组成。涂膜剂除另有规定外,应遮光或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故本组题答案应选D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头孢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解析: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杆菌肽,万古霉素,磷霉素: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 [单选题]酸性条件下基本不释放的制剂类型
  • 肠溶颗粒

  • 解析:肠溶制剂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制剂,防止在药物在胃内溶解。

  • [单选题]中药饮片的标签可以缺项的是
  • 批准文号

  • 解析:中药饮片的标签可以缺项的是批准文号。故D。

  • [单选题]鲜用药材的保鲜方法不宜使用
  • 保鲜剂

  • 解析:鲜用药材可采用冷藏、砂藏、罐贮、生物保鲜等适宜的保鲜方法,尽可能不使用保鲜剂和防腐剂。

  • [单选题]Ⅱ期临床试验很难发现"低于1%发生频率"的不良反应,缘于
  • 病例数目少

  • 解析:新药Ⅱ期临床试验“病例数目少”的弊端主要是:很难发现“低于1%发生频率”的不良反应。

  • [单选题]妊娠初始3个月妇女禁用的药品是
  • 沙利度胺

  • 解析:妊娠早期(即妊娠初始3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沙利度胺(反应停)可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常引起胎儿性发育异常;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可致颅骨和面部畸形、腭裂等;烷化剂如氮芥类药物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其他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三甲双酮等)、抗凝血药(华法林)等均能引起畸形。

  • [多选题]以下所列调配门诊处方的程序中,正确的是
  • 认真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

    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

    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并粘贴

    调配或核对后签名或盖章

  • 解析:处方调配须知: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8℃保存”。 6.有条件的单位,尽量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7.调配或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8.注意法律、法规、医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

  • [多选题]以下调配处方核查的规范操作中,正确的是
  • 处方药品调配完成后,由另一名药师核查

    核查人员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的一致性

    核查人员逐个检查药品的有效期等标识

    检查人员确认一切无误、签字

  • 解析:本题考查调配处方核查的规范操作。本题的"陷阱"是混淆"药品质量"与"药品外观质量"。鉴于工作特点与分工,调剂药师只能从外观判断"药品质量",不可能"逐个检查药品的质量"。因此,备选答案D不选。

  • [单选题]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的抗生素是
  • 头孢克洛

  • 解析:本题考查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常用的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替安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故答案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06k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