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目标人群在项目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

A

题目:关于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某地发生的一次不明原因的甲型肝炎的爆发中,当地居民的罹患率高,外地前来旅游的人该病的罹患率也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 求同法

  • 解析:(答案:A)根据本题资料,寻找病因可以利用求同法。求同法,或称“异中求同法”,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如果病人都具有相同的因素,则此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 1958年川西平原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朱聘等调查发现农民罹患率高,而且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率也较高。循“求同法”的思路,找出这两种人群具有的共同因素。原来这两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群近期都曾从事过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由此形成假设,即到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可能是这次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节。果然,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此次疾病流行属一次罕见的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求异法,或称“同中求异法”,是指处在相同环境中两组人群,如果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并且这两组人群在某种因素的暴露程度上也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暴露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在同一地区内,察布查尔病只发生在锡伯族,而不发生在当地的其他民族。按求异法的原理,须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寻找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点。通过比较,发现察布查尔病与锡伯族的特殊饮食“米送乎乎”有关。共变法,是指某因素量的改变,引起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则此因素为可能的致病因素。分析该因素在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人群分布中的特点,并与所研究疾病的频率进行比较以形成假设。例如一英国学者发现哮喘死亡率升高与一种治疗哮喘的气溶胶的销售量的增加相一致,当停止该药的销售后,死亡率随之下降,从而建立起哮喘的死亡率的变化与此种药物有关的假设。排除法,是指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针对多个可疑致病因素,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排除不可能的因素,保留最可能的因素以形成假设的方法。类推法,是从已知的相似的事件推导所研究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 [单选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内容不包括
  • 规范公共场所经营行为

  • 解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交给的任务。第十二条卫生防疫机构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责:①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②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③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020j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疼痛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口腔执业医师 中药学(中级) 儿科主治 医学检验(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