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补中益气汤

C

题目:《脾胃论》提出的"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

解析:《?脾胃论》?提出了“?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性方剂。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可见这种发热在李东垣看来,就是“阴火”。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治疗这种发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故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眩晕欲仆,头摇肢颤,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舌强不语,证属
  • 肝阳化风


  •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肾虚腰痛的主症
  • 腰部隐隐作痛

    缠绵不愈

    酸软无力


  • [单选题]下列何书最早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
  • 《丹溪心法》


  •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黄疸的病因
  • 湿邪

    热邪

    疫毒

    寒邪

    瘀血


  • [单选题]痉证的病理变化是
  • 阴虚血少,筋脉失养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乙肝病史6年,柏油样便2天。检查: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无腹水。HBsAg(+),白蛋白降低,A/G<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其诊断是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单选题]目前认为对冠心病猝死有预防价值的药物是
  • 美托洛尔


  • [单选题]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瘫软肢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
  • 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 解析:中风-痰湿蒙塞心神症状: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根据主症辨为痰湿蒙神证,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石菖蒲化痰开窍;人参扶助正气。苏合香丸芳香化浊,开窍醒神。寒象明显,加桂枝温阳化饮;兼有风象者,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故正确答案为E。中风-风阳上扰证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风动证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气虚络瘀证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v1w5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中药学(中级) 内科主治 妇产科主治 放射医学(中级)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生殖健康咨询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