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8~12小时

C

题目:补充累积损失阶段所需时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能诱发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是
  • 庆大霉素


  • [单选题]患儿,男,7岁,发作性愣神,数秒钟缓解,诊为癫痫,失神发作。其脑电图特点为
  • 全导对称同步3Hz棘慢波

  • 解析:D。失神发作的脑电图(EEG)有典型的全脑同步3Hz棘慢复合波。

  • [单选题]女孩,9岁,突然寒战,头痛,且高热16小时,反复抽搐。体检:体温39.6℃,昏迷,颈部有阻抗,身上有散在淤点,克氏征、巴氏征均阳性。
  • 重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单选题]患儿,8个月,发现面色苍白6个月,妊娠32周早产,出生体重2.3kg,牛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现体重6kg,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cm,Hb 80g/L,红细胞3.8×1012/L,网织红细胞0.4%。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多选题]红细胞内在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原因有
  • 血红蛋白异常

    红细胞酶缺陷

    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


  • [单选题]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 解析: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外源性致热原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嗜酸粒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 [单选题]4月龄男婴,近1个月烦躁、多汗、夜惊不安。查体:头发稀疏,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不能独坐。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两眼上窜、面色青紫、四肢抽动。紧急处理首选
  • 苯巴比妥钠40mg肌注


  • [单选题]人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者较牛乳喂养儿少的原因是
  • 钙磷比例合适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95ep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