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三腔二囊管压迫 立刻应用止血药 先内科保守治疗,稳定后再手术
CDE
题目:男性,37岁。突然呕鲜血1000ml。查体:神志朦胧,巩膜黄染,腹胀,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压70/48mmHg,脉搏130次/分。胃镜发现食管下端曲张静脉出血。该病人的合理治疗方案是
解析:患者胃镜发现食管下端曲张静脉出血,出血量大,现已出现休克的表现,应立即抗休克治疗,同时应用止血药,如经一般止血疗法及双气囊三腔管填塞止血无效,出血持续、凶猛,应急诊手术止血。本题答案选择C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在2:1阻滞时,易误认为房早未下传及窦性心动过缓
P-R间距恒定
解析:甲亢外科治疗适应证
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2.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
3.腺体大、伴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
4.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
5.妊娠早、中期,有上述指征者。
[多选题]关于胃部分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吻合口过小会引起胃排空障碍,过大会引起倾倒综合征
原则上空肠输入袢应尽可能短
BillrothⅠ式较BillrothⅡ式更符合人体生理,所以应尽量选用BillrothⅠ式吻合
溃疡不适宜切除时应选择溃疡旷置
解析: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这种重建方式术后食物由胃直接进入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可以旷置而不予切除,可以切除较多的胃组织而无吻合口张力过大的问题,因而比较适合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但这种方式引起的解剖及生理变化较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Ⅰ式比较适合胃溃疡,本题正确的描述是ACE。
[多选题]急性阑尾炎的体征有
McBurney点压痛
McBurney点反跳痛
脐周压痛
罗氏征阳性
解析: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固定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脐周的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
[多选题]五行相生和相克是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体现为( )
相生相克
克中有生
生中有克
生克制化
相乘相侮
[多选题]按照UICC的7版胃癌TNM分期,下列属于ⅢB期的包括( )
T4aN2M0
T4bN0M0
T4bN1M0
解析:2009UICC第7版胃癌TNM分期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 肿瘤侵及浆膜下层(原为 T2b) ;T4 T4a 肿瘤侵透浆膜(原为 T3);T4b 肿瘤侵及邻近器官。0期:肿瘤浸润至粘膜层,但未累及粘膜固有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A期:凡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局部淋巴结转移。IB期: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伴有距原发灶3CM以内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已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但尚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II期:肿瘤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层,但已有距原发灶3CM以外局部淋巴结转移者;肿瘤已浸润肌层、浆膜下层,但仅有距原发灶3CM以内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已穿透浆膜层,但尚无淋巴结转移。IIIA期:肿瘤浸润肌层或浆膜下,并有距原发灶3CM以外淋巴结转移;肿瘤已穿透浆膜外,但仅有3CM以内淋巴结转移;甚或肿瘤已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尚无淋巴结转移。IIIB期:肿瘤已穿透浆膜层并有3CM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已累及邻近组织器官,但有3CM以内淋巴结转移。IV期:肿瘤已累及邻近组织、器官,并有距原发灶3CM以外淋巴结转移;或已有远处转移的任何T、N。
[多选题]肾部分切除术的并发症包括
出血
尿瘘形成
输尿管梗阻
肾功能不全
感染
解析:(一)近期并发症(1)出血(2)伤口感染、裂开、液化等(3)尿漏(4)头晕、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二)远期并发症(1)迟发性出血(2)皮肤切口周围麻木不适(3)患侧下肢水肿和淋巴囊肿(4)切口疝(5)肾功能不全本题答案选择ABCDE。
[多选题]能区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有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Optochin试验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z28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