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以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以减少职业病发生
A
题目:(2011)下列职业病防护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解析: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A属于这种情况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项为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烟碱样表现
血压升高
解析:有机磷中毒后,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蓄积可刺激N受体引起烟碱样表现,出现肌束震颤、全身强直性痉挛,作用在神经节引起血压升高。
[单选题]伤寒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血白细胞升高
解析:伤寒的临床特点有玫瑰疹、肝脾大、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血白细胞多减少。
[单选题]关于胺碘酮韵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不影响心率
解析:胺碘酮口服后4~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1个月可达稳态血药浓度,4~5天作用开始,5~7天达最大作用,停药后作用可持续8~10天,偶可持续45天。药理作用:①对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如钠、氯、钾均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窦房结、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和传导性,明显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②可非竞争性抑制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临床应用: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房扑、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胺碘酮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包括:①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一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②房室传导阻滞;③偶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以Q-T间期延长。故C项错误。
[单选题](2013)女,78岁。跌倒右髋受伤2小时,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患肢缩短,轴向叩击痛(+)。X线片显示右股骨颈基底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嵌插,Pauwells角25°。一般状态差,既往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病史30余年,心功能Ⅳ级。最佳治疗方案是
下肢中立位皮牵引6~8周
解析:Pauwells角25°为外展型股骨颈骨折,属于稳定型骨折;且患者有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治疗风险大,故应采取保守治疗。
[单选题]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
剧烈胸痛
解析:心梗时发生心肌缺血坏死,由于缺血、坏死、局部多种炎性致痛物质的释放,最先出现的症状即是剧烈胸痛,难以缓解,选B;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位于上腹部,由于迷走神经受刺激及组织灌注不足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没有特异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一般不是最早出现;发热一般出现在疼痛发生24~48小时之后,因此排除A、C、D、E。
[单选题]男,60岁。反复发作性右侧偏盲,无意识丧失,数秒钟后即恢复正常。查体:无偏盲,四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其他无异常。头部CT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解析:患者发作性右侧偏盲,无意识丧失,数秒钟即恢复正常。查体:无偏盲,四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其他无异常。头部CT无异常。故可诊断为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
[单选题]心脏停搏早期诊断最佳指标是
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消失
解析:当患者发生意识丧失时,应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是心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搏骤停的诊断。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wd4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