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肌酐
D
题目:患者,28岁。5天前后背部出现红肿,当时诊断为疖,3天前患者发热,寒战,最高39℃,伴咳嗽,黄色痰。BP 80/40mmHg,吸氧2 L/min,氧分压65mmHg,胸部CT双肺多发斑片影。
解析:2.该患者近期皮肤感染后出现肺炎,多为葡萄球菌感染。
3.对于MRSA治疗上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性水肿的机制是
蛋白尿史,血浆蛋白降低而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继发性醛固酮及血管升压素增多
心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解析: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单选题]引起"痛痹"的主要邪气是( )
寒邪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9dq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