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佝偻病激期

B

题目:患儿,1岁半。夜间烦吵,多汗半年余,查体:前囟2cm×2cm,方颅,肋串珠明显。血钙磷乘积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其诊断是( )

解析: 佝偻病活动期(激期)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厥阴经头痛的特点是
  • 巅顶痛

  • 解析:问疼痛部位:头痛: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等。

  • [单选题]患儿,5岁。近2天来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面白少华,神疲乏力,手足不温,食后腹胀,大便偏稀。唇舌较淡,脉沉稳。治疗应首选
  • 小建中汤

  • 解析:患儿的表现是脏腑虚冷证,相应的治法是温中补虚止痛,首选小建中汤。养脏散适用于腹部中寒;香砂平胃散适用于湿滞脾胃兼有气滞证;大承气汤适用于阳明腹实证;少腹逐瘀汤适用于下焦瘀血。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具有清热燥湿、退虚热除蒸、解毒疗疮功效的药物是( )
  • 黄柏

  • 解析: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 [单选题]治疗普通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首选抗菌药物是
  • 青霉素

  • 解析:首选青霉素加氯霉素,或青霉素加氨苄西林静脉滴注。青霉素每日20万~40万U/kg,氯霉素每日50万~70万U/kg,氨苄西林每日200~400mg/kg,分4次用。以上方案用2日复查脑脊液,若无好转,改用头孢噻肟钠每日100mg/kg,分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曲松钠每日100mg/kg,分2次,静脉滴注。

  • [单选题]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于
  • 1981年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703m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正高) 普通外科(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营养(师)(代码:210)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DSA技师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