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迟脉

C

题目:寒证时常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迟脉主寒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有
  • 苏菲咳糖浆

    天一止咳糖浆

    镇咳宁糖浆

    舒肺糖浆

  • 解析:止咳平喘中成药中含麻黄碱、氯化铵及盐酸克伦特罗等。

  • [多选题]药用部位是动物分泌物的中药材有
  • 麝香

    蟾酥

    熊胆粉

    蜂蜡

  •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类药材的药用部位。动物药药用部位为分泌物的有: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等;五灵脂为动物的排泄物。

  • [多选题]影响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 )
  • 应用部位

    应用面积

    基质的组成

    基质的pH值

    药物的溶解性

  • 解析:1.皮肤条件(1)应用部位:皮肤的厚薄、毛孔的多少等与药物的穿透、吸收均有关系。不同年龄和性别,由于皮肤条件不同,对药物的穿透、吸收也不同。(2)皮肤的病变:皮肤烧伤、溃疡破损时,药物可自由地进入真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加,但可能引起疼痛、过敏及中毒等不良反应。某些皮肤病使角质层致密硬化,则不利于药物的透过。(3)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温度提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加速吸收。皮肤湿度大,有利于角质层的水合作用,致角质层疏松,有利于吸收。(4)皮肤的清洁:洗涤可除去部分角质层以及毛囊、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药物的透入。2.药物性质皮肤细胞膜具有类脂质性,一般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而组织液是极性的。因此,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的药物透皮吸收较理想。在油和水中都难溶的药物则很难透皮吸收。强亲油性药物可能聚积在角质层表面而难以透过,通常,药物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经皮吸收愈慢,故经皮吸收制剂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的药物。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1)基质组成、类型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一般认为药物的吸收在乳状液型基质中最好,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加羊毛脂)、硅酮及豚脂中次之,在烃类基质中最差。若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类似,则利于某些药物透过皮肤。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2)基质的pH:影响酸性和碱性药物的吸收。当基质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3)附加剂:基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如月桂氮革酮)等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有利于吸收。(4)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其中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4.其他因素药物的透皮吸收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答案选ABCDE

  • [单选题]牛蒡子的功效是
  •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蒡子、薄荷、柴胡、桑叶的功效。牛蒡子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薄荷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柴胡功能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桑叶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故选A。

  • [多选题]治肺痈的药有
  • 穿心莲

    败酱草

    鱼腥草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治疗肺痈的药物。大血藤主治肠痈腹痛,痈肿疮毒,为治肠痈之要药。穿心莲主治温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痛。败酱草主治肠痈,肝痈,肺痈,痈肿疮毒,为治肠痈之要药。鱼腥草主治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其辛寒质轻,专入肺经,为治咳吐脓血的肺痈之要药。紫花地丁主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故正确选项为BC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4v01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