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

题目: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Ⅲ超敏反应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如只有ALT、AST或CK等项目出现结果不稳定,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 光源灯衰老


  • [单选题]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优势抗体为IgM


  • [单选题]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所谓合理是指
  • 统计控制状态下的测量


  • [单选题]有包膜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 ( )
  • 膜融合


  • [多选题]补体系统激活过程的调节包括 ( )
  • 自行衰变的调节

    C4bp抑制C4b与C2结合

    C8bp抑制MAC形成

    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I因子、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解析:(一)自行衰变调节:某些补体成分的裂解产物极不稳定,易于自行衰变,成为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一种自控机制。例如C42复合物中的C2b自行衰变即可使C42不再能持续激活C3,从而限制了后续补体成分的连锁反应。C5b亦易于自行衰变,影响到C6~C9与细胞膜的结合。(二)体液中灭物质的调节:C4结合蛋白:C4结合蛋白(C4bp)能竞争性地抑制C4b与C2b结合,因此能抑制C42(C3转化酶)的形成。I因子:I因子又称C3b灭活因子( C3b INA)能裂解C3b,使其成为无活性的C3bi,因而使C42及C3bBb失去与C3b结合形成C5转化酶的机会。H因子:H因子虽能灭活C3b,但不能使C3bBb中的C3b灭活。H因子(factor H)不仅能促进I因子灭活C3b的速度,更能竞争性地抑制B因子与C3b的结合,还能使C3b从C3bBb中致换出来,从而加速C3bBb的灭活。由此可见,I因子和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确实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C8结合蛋白:C8结合蛋白(C8bp)又称为同源性限制因子。C56与C7结合形成C567即可插入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之中,但两者结合之前,可在体液中自由流动。因此,C567结合的细胞膜不限于引起补体激活的异物细胞表面,也有机会结合在自身的细胞上,再与后续成分形成C5~9大分子复合物,会使细胞膜穿孔受损。这样会使补体激活部位邻近的自身细胞也被殃及,以及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 [单选题]HCV与HBV的不同点是( )
  • 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547e5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