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X线片

D

题目:患者,男,19岁。因左下后牙龈出现溢脓几周就诊。检查发现左下第2前磨牙颊侧根部瘘管,挤压见脓液溢出,牙体未见龋坏,咬合面见黑色环状改变,探针无法探入,叩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牙周翻瓣术适应证
  • 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5mm

  • 解析:牙周翻瓣术适应证:①深牙周袋或复杂性牙周袋,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5mm,且探针出血;②牙周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不宜做牙周袋切除者;③有骨下袋形成,需做骨修整或需进行骨移植者;④根分叉病变伴深牙周袋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需直视下平整根面,并暴露根分叉者,或需截除某一患根者。故本题选B。

  • [单选题]袋底位于牙槽嵴冠方的牙周袋为
  • 骨上袋

  • 解析:4.骨上袋: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骨下袋,故1小题选B。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垂直型骨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故2小和4小题选C。龈袋:不发生附着丧失也可称假性牙周袋,故3小题选A。

  • [单选题]拔上颌前牙,脱位时用力的方向是
  • 唇侧

  • 解析:牙最后脱位的用力是沿牙脱位阻力最小的方向进行,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弹性较腭侧大且壁薄,所以最后脱位的方向应该向唇侧脱位,所以C正确。

  • [单选题]某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对杨某进行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杨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以便正确诊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用人单位配合下按规定时限组织了现场调查。该时限是
  • 10日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现场调查规定的知晓度。《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①病人的职业史;②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③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是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

  •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RPI卡环采用杆式卡环的主要目的是
  • 卡环的金属外露少,比较美观

  • 解析:RPI卡环采用近中支托,当义齿受力时以近中支托为支点,形成Ⅱ类杠杆作用,与采用远中支托,形成Ⅰ类杠杆作用的卡环比较,可以减小基牙所受的扭力,有利于基牙的健康。杆式卡环的优点主要是金属外露少,美观;基牙外形磨改量少,推型固位作用强;降低游离端义齿加到末端基牙上的扭力。杆式卡环的主要缺点是:口腔前庭浅、软组织倒凹大、系带附着高等情况下不宜使用;卡抱和稳定作用不如圆环形卡环,因此常与一些相应设计的义齿部件组合应用。正确答案是A。

  • [单选题]牙髓坏死伴腐败性感染,临床上又称为
  • 牙髓坏疽


  • [单选题]斜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 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 解析: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斜面裂,故选B。

  • [单选题]关于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片表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可见弥漫性骨密度增高

  • 解析:骨质破坏期:颌骨骨髓炎早期X线表现为因骨小梁破坏而导致的轻微骨密度减低。随病变进展,X线表现为以病原牙为中心的单发或多发密度减低区,大小不等,边界模糊不清。病变局限期:急性期后病变逐渐局限,骨质破坏区和硬化区同时存在。骨破坏区中可有死骨形成为骨髓炎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可有骨膜反应,X线表现为密质骨外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修复期:骨质破坏结束后病变区开始修复,表现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影像。死骨脱落导致骨缺损,病理性骨折错位愈合导致颌骨畸形。

  • [单选题]乳牙外伤的最大影响是
  • 影响继承恒牙

  • 解析:乳牙外伤的最大影响是影响继承恒牙。乳牙外伤时一定要评估其对恒牙胚的影响。乳牙挫入对恒牙胚的危害最大。故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z22z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营养(师)(代码:210) 辽宁初级中药士 MRI技师 DSA技师 医学基础知识 外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