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凝血因子Ⅰ

C

题目: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

解析:血液凝固后血凝块收缩,释放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血清与血浆最大的区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物的效价是指
  • 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 解析:本题重在考核效价的定义。药物的效价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
  • 助溶

  • 解析:作为助溶剂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使形成KI3,能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使溶液稳定.为了使配制时药物溶解速度快,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 [单选题]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的机制是
  • 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

  • 解析:阿司匹林抗血栓的作用机制 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多种刺激因素可激活磷脂酶使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中释放出来。

  • [单选题]依据“处方差错的应对措施”,一有药品差错反应立即
  • 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


  •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动作电位2期较长

  • 解析:答案:C。本题要点是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1、2、3和4期五个过程。①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O期,在适宜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静息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该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似;②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1、2和3期。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200~300ms。1期又称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2期又称平台期,复极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动作电位比较平坦。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期,膜内电位快速下降到-90mV,完成整个复极过程;③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864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医学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