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E

题目:关于临床核对与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对细菌形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细菌中螺形菌种类最多,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

  • 解析:备选答案是对三种细菌形态特点的描述,考生应对重点特点进行掌握。B答案混淆了杆菌和螺形菌的形态概念,描述的应为杆菌的特点。

  • [单选题]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
  • 62~85g/L

  • 解析: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62~85g∕L。临床意义:(1)生理性波动:长久卧床者因体液分布原因比直立活动时低3~5g/L。新生儿比成人低5~8g/L。60岁以上老人比成人约低2g/L。(2)增高:见于:①脱水、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相对增高;②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慢性炎症等(多由γ—球蛋白升高引起)。(3)降低:见于:①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烧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液等;②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如长期饥饿、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妊娠后期、哺乳期摄入不足或恶性肿瘤、甲亢、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性疾病;③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相对降低;④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疾病。严重肝脏损害约为40~50g/L,当TP<50g/L,ALB<30g/L时,常出现腹水。

  • [单选题]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 菌毛


  • [单选题]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解析:备选答案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几种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其中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9%,占总输血反应的反应率52.1%,是上述几种输血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输血不良反应。

  • [单选题]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不需要再次核查患者ABO血型


  • [单选题]反映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有
  • 发病率、患病率

  • 解析:本题考点:反映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发病率与患病率同为疾病发生频度的指标。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在特定人群中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反映某病新发病例的发生频度。患病率是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

  • [单选题]何种情况血液必须被废弃
  • 以上情况都需被废弃


  • [单选题]前带现象是
  • 指抗体过量,不能与抗原适当地结合而抑制凝集反应,出现假阴性结果

  • 解析:前带现象是指抗体过量,不能与抗原适当地结合而抑制凝集反应,出现假阴性结果。

  • [单选题]不属于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种类是
  • 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 解析: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常见于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包括:骨髓纤维化、骨髓坏死、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等)、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包括: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等)、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包括: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所致慢性病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409pkq.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乳腺技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