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溃疡 巨大肥厚性胃炎 胃息肉 慢性萎缩性胃炎
ABCD
题目:下列哪些疾病属胃癌的癌前病变
解析:胃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两个方面。癌前期状态:为临床概念,指胃癌前期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炎,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巨大胃黏膜皱襞症等。故选A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肺痨
中风
水肿
白内障、雀目、耳聋
疮疖、痈疽
[多选题]对原发性肝癌有协助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 )
甲胎蛋白
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甲胎蛋白异质体
解析: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细胞受损时如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均有升高,无协助诊断意义。
血清AFP 及其异质体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记物,国内常用于肝癌的普查、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随访。对于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超过甲胎蛋白总量的25%时提示系肝癌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如小于25%提示其他情况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肝癌的缺点是敏感性不高,只能发现直径大于3cm的肝癌,因此目前不作为肝癌的首选诊断方法,但当肝癌需要做鉴别诊断时,可做核素扫描,例如肝癌做核素扫描时可有“阴性扫描”和“阳性扫描”的结果,而肝脓肿只有“阴性扫描”结果而无“阳性扫描”结果。
[多选题]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克罗恩病,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适应于本病活动期
剂量如泼尼松为每日30~40mg,重者可达每日60mg
严重者可静脉给药
病变局限在左半结肠者可用激素保留灌肠
解析:1.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活动性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中、重型患者或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型患者。糖皮质激素在克罗恩病的应用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给药前必须排除腹腔脓肿等感染的存在。②初始剂量要足(如泼尼松40mg/d)。③减量要慢,病情缓解后剂量逐渐减少,从泼尼松40mg/d减至20mg/d过程中每一周将日量减5~l0mg,减至20mg/d起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并将减量的速度改为每l0~14d将日量减5mg,如病情变重应立即加量。④相当部分患者表现为激素依赖,每于减量或停药而复发。临床研究证明激素作为长期维持治疗不能减少复发,且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对激素依赖者应试加用免疫抑制剂。故B错误。⑤长期激素治疗应同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预防骨病发生。布地奈德(budesonide)为新型糖皮质激素,主要在肠道局部起作用,故全身不良反应大大减少。
[多选题]引起分泌性腹泻的原因包括
小肠淋巴瘤
先天性肠黏膜离子吸收缺陷
外源性或内源性促分泌物刺激
胆酸重吸收障碍
解析:引起分泌性腹泻的疾病主要五大类: 1.异常的介质各种异常的介质可激活小肠、大肠细胞膜上的cAMP,胞内cAMP含量剧增,使细胞质钙离子含量增高,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大量水分、碳酸氢钠、氯化物和钾离子丧失。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分泌大量VIP,促进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水和Na+、K+、C1-等电解质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该病也称胰性霍乱。2.内源或外源性导泻物质如胆酸、脂肪酸、某些泻药等。在广泛回肠病变、回肠切除或旁路时,胆酸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进入结肠,刺激结肠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过量脂肪酸对结肠的刺激也是分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故CD正确。3.肠道淋巴引流障碍广泛小肠淋巴瘤、肠结核、Crohn病等。故A正确。4.分泌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绒毛腺瘤。5.先天性氯化物腹泻(C1-:HCO3交换机制缺陷)和先天性钠腹泻(Na+:H+交换机制缺陷)等。B正确。E没涉及。错误。
[单选题]下述选项中,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精神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v0m0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