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直接造成肿瘤细胞凋亡 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 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具有抗病毒作用

ABDE

题目: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患者的血标本检查结果为TG:3.98mmol/L,CHOL:5.01mmol/L,前β-脂蛋白增高,β-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为
  •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 解析:Ⅳ型VLDL合成亢进,VLDL处理速率变慢,前β-脂蛋白增高。

  • [单选题]下列FIC指数表示协同作用的为
  • <0.5

  • 解析:判断标准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FIC指数0.5~1为相加作用;FIC指数1~2为无关作用;FIC指数>2为拮抗作用。

  • [单选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不可抑制下列哪种蛋白质的活性
  • 凝血酶

  • 解析:TFPI是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抑制物,能抑制因子Ⅹ、TF/Ⅶ、胰蛋白酶,但不抑制凝血酶、活化蛋白C、t-PA等。

  • [多选题]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
  • 复合物性肾炎

    类风湿关节炎

  • 解析: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侵润为主要特征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⑴Arthus反应 是一种实验室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可在注射马血清的部位出现红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性反应。; ⑵类Arthus反应 可见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 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⑴血清病 通常是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1~2周发生,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 ⑵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病理分型,由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病变,抗体与非肾小球性的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随血液流经肾脏,沉积于肾小球内,并常与补体结合,引起肾小球的病变。 ⑶类风湿关节炎 病因尚未明。 掌握III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 [单选题]关于标本的制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标本切片要求尽量厚些

  • 解析:在制作标本过程中应力求保持抗原的完整性,并在染色、洗涤和包埋过程中不发生溶解和变形,也不扩散至邻近细胞或组织间隙中去。标本切片要求尽量薄些,以利于抗原抗体接触和镜检。标本中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的物质要充分洗去,有传染性的标本要注意安全。

  • [单选题]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 )
  • 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膜成分的排列结构,再通过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内生物学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mr8d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临床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