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相色谱法

A

题目: 色谱法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按原理还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排阻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
  • 低密度脂蛋白

  • 解析:胆固醇主要有HDL-C和LDL-C组成,其中又以LDL-C为主,正常个体LDL-C/HDL-C约为2。

  • [单选题]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下列哪一变化规律的科学
  • 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

  •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 [单选题]保持血钙、血磷浓度相对稳定的三种物质
  • PTH、降钙素、维生素D

  • 解析:三种物质通过相互作用和对靶器官作用调节钙磷代谢,保持钙磷稳定。

  • [单选题]Ph染色体的典型易位是
  • t(9;22)(q34;q11)

  • 解析:t(9;22)(q34;q11)是Ph染色体的典型易位。

  • [单选题]输尿管处淋巴管破裂患者易出现
  • 乳糜尿

  • 解析:乳糜尿形成机制: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未经正常的淋巴道引流入血而逆流至泌尿系淋巴管中,引起该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曲张破裂,乳糜液流入尿中所致。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 )
  • 骨骼疼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mjl6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肛肠学(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放射医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