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之差
C
题目: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Stakes位移指
解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选择荧光物质作为标记物时,必须考虑Stakes位移,即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之差,如果Stakes位移小,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常有重叠,相互干扰,影响结果准确性。故常选用Stakes位移较大且荧光寿命长的镧系元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68岁。头痛,头晕,胸闷。查体:BP200/110mmHg,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高血压
解析: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
[单选题]不参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的补体成分是( )。
C4
[单选题]浆细胞瘤和B细胞杂交瘤生长因子是( )
IL-6
[单选题]IMViC试验包括( )
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单选题]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C3
解析:由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替代途径的激活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糖苷及酵母多糖等。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单选题]关于标本的制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标本切片要求尽量厚些
解析:在制作标本过程中应力求保持抗原的完整性,并在染色、洗涤和包埋过程中不发生溶解和变形,也不扩散至邻近细胞或组织间隙中去。标本切片要求尽量薄些,以利于抗原抗体接触和镜检。标本中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的物质要充分洗去,有传染性的标本要注意安全。
[单选题]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保证 ( )
抗体过量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g8zmq.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