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E

题目: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用于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心指数


  • [单选题]紧张引起的心理反应
  • 焦虑、抑郁、易怒或感情淡漠等


  • [单选题]月经血量过多会导致贫血,其主要原因是
  • 铁缺乏

  • 解析:人机体内的铁元素代谢的特点是循环利用,每天丢失量一般很少。

  • [单选题]关于强心苷,哪项错误
  • 有正性心肌传导功能


  • [单选题]肾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
  •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 解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近髓肾单位的髓袢与直小血管是一个并行排列液体逆向流动的U形管道,而各段肾小管对溶质和水有选择性通透性,构成了逆流系统,为肾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形成具备了条件。   外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外髓部是逆流倍增过程的起始部位,由于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NaCl,对水则不易通透,所以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升支粗段NaCl重吸收形成的。   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与内髓质集合管尿素再循环和髓袢升支细段NaCl由管内向管外组织间液顺梯度扩散有关。 ①尿素再循环:髓袢升支细段管壁对尿素具有中等度的通透性,内髓部组织液中尿素便顺浓度梯度进入髓袢升支细段,小管液相继流经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外髓部集合管至内髓集合管处,尿素再顺浓度梯度扩散到组织液,形成尿素再循环,促进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 ②NaCl对渗透梯度形成的作用:在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但对水有通透性,降支细段小管液NaCl浓度愈来愈高,到髓袢顶端转折处达最高值。小管液转入升支细段后,管壁对NaCl有较高通透性,对水则不易通透,NaCl便顺浓度梯度扩散入内髓部组织液,提高内髓部渗透梯度。【该题针对“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r的意义为
  • X与Y的直线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和方向

  • 解析:相关系数 表示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方向与密切程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g73m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输血技术(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