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消风散
B
题目:患者,女,14岁。进食海虾后,全身发出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并迅速消退,不留痕迹,皮疹色赤,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
解析:本题为瘾疹,风热犯表证,治法为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脓色绿黑稀薄者,其病机为
蓄毒日久,损伤筋骨
解析:2.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筋伤骨之可能。脓液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
[单选题]肺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感染,应首先考虑的是
肺癌
[单选题]患儿,2岁。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7~8个米粒大小的溃疡,疼痛,哭闹不安,流涎。应诊断为
口疮
解析: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
[单选题]小儿牙齿的萌出规律为
1岁时出8颗牙
解析:牙齿可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20个,恒牙28~32个。约自6个月起(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乳牙最晚2岁半出齐。一般1岁时出8个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2岁出第二乳磨牙,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或6)。6~7岁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12岁萌出第2颗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3颗恒磨牙(智齿)。
[单选题]患者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杏苏散
解析:杏苏散的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单选题]久病患者,本已神昏,突然神识清楚,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属于( )
假神
解析:假神的出现,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单选题]下列属于植物花粉的药物是( )
蒲黄
[单选题]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疏肝散热
解析: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取薄荷发散之功,助柴胡疏肝散热。
[单选题]下列关于蕲蛇的主治病证描述错误的是( )
跌打损伤瘀痛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363r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