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胃脘痛的病位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加味二妙散可治疗( )病证
  • 湿热浸淫型痿病

    湿热腰痛


  • [单选题]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 根由


  • [多选题]水蓄膀胱常需紧急处理,常用的应急法为
  • 导尿法

    外敷法

    流水诱导法

    取嚏或探吐法

  • 解析:水蓄膀胱,欲排不能,小腹胀痛难忍,甚是急迫;小便不通,水毒蓄于内,可致肿胀,喘促,心悸、关格等危重变证。因此,癃闭的治疗,必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标之法有二:其一,对水蓄膀胱之证,内服药缓不济急,可急用导尿,针灸、少腹及会阴部热敷等法,急通小便。其二,对膀胱无尿之危证,可用中药灌肠方[生大黄30克(后下),生牡蛎30克(先下),六月雪30克,丹参30克,浓煎约12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约2小时后,用300—500毫升清水,清洁灌肠,每日1次,10日为一疗程。此法可从大便排出水毒。但只能治其标证,一旦尿出,或水毒症情有所缓解后,立即应针对不同病因,或排石,或祛瘀,或疏肝,或温补脾肾,缓图其本,防止其旧病复发,死灰复燃。 水蓄膀胱急症处理:对于水蓄膀胱之急症,为图速效,以防水毒上泛之各种变证的出现,可用以下诸法速通小便,以解燃眉之急。(1)取嚏或探吐法:打喷嚏或呕吐,能开肺气,举中气,而通下焦之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通利小便的方法。其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向鼻中取嚏或喉中探吐;也可用皂角末0.3—0.6克,吹鼻取嚏。(2)外敷法:①独头蒜头1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摊纸贴脐部,良久可通。②食盐250克,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再炒热敷之。③葱白500克,捣碎,人麝香少许拌匀,分2包,先置脐上1包,热熨约15分钟,再换1包,熨亦15分钟,交替使用,以通为度。(3)流水诱导法:使病人听到水声,即可有尿意,而随之排出小便。此法适用于神经官能症病人所引起的尿闭。(4)导尿法:若经上述治疗无效,而小腹胀满特甚,叩触小腹膀胱区呈浊音,当用导尿法,以缓其急。故正确答案为ABDE。

  • [单选题]男,55岁。久病腹痛,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该病例中医方剂当用
  • 小建中汤

  • 解析:中虚脏寒证:(1)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2)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3)方药:小建中汤。据此排除其余选项,选C。

  • [多选题]阴虚火旺型郁证的治法是:
  • 滋阴

    清热

    镇心

    安神


  • [多选题]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宜选方为
  • 失笑散

    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阳明腑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 翕翕发热

  • 解析:大便秘结、谵语、腹满硬痛、喘均是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唯有翕翕发热不是。翕翕发热是太阳中风证热型。

  • [单选题]男,发热恶寒,咳嗽,咳白黏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苔薄黄,脉浮滑数。治法宜用
  • 清肺散邪

  • 解析:患者为肺痈初期,因风热(寒)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治疗当清肺散邪。

  • [多选题]补血以治血虚的药物是
  • 龙眼肉

    熟地黄

    何首乌

    鸡血藤

    大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2d60q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护士资格证考试 公卫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