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预防尿酸性肾病
D
题目:患儿,7岁。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9.0℃,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解析:2.别嘌醇可抑制尿酸合成,防止尿酸性肾病。3.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可引起相应的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按热量计算,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
500~550ml
解析:婴儿每日热量的需要量为460kJ(110kcal)/(kg·d),该婴儿为5kg,每日需要能量约2300kJ;每100ml牛奶的能量为20kJ,8g糖的能量为17kJ/g×8=136KJ,因此8%糖牛乳100ml能量为280+136=416KJ。故该小儿每日需要8%糖牛乳量为500~550ml,故选D。解题关键:掌握婴儿全牛奶摄入量的估计,牢记以下数据:婴儿每日能量需要460kJ(110kcal)/(kg·d),每100ml牛奶能量280kJ,糖能量17kJ/g,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计算。
[单选题]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点是( )
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解析: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点是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单选题]雾化吸入常用药物不包括
青霉素
解析:雾化吸入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氨茶碱、沙丁胺醇(舒喘灵)、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阑尾炎术后第5天,今日输液1小时后,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解析: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故答案为B。
[单选题]新生儿,女,生后30分钟。诊断“新生儿窒息”,护士为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的频率应为
120次/分
解析:胸外按压时使新生儿仰卧于硬垫上,垫上肩垫,颈部轻度仰伸,用拇指法或双指法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1/3部位,每分钟按压120次,按压深度为胸廓按下1~2cm,按压与通气比为3:1。故选D。解题关键: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科及儿科医师、护士共同合作进行。复苏程序:严格按照A→ B→ C→D步骤进行,顺序不能颠倒。复苏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29k3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