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健康者2 h血糖>7.0 mmol/L
C
题目: 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用于DM的诊断。
解析: 葡萄糖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可超过7.8mmol/L,可等于或大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述哪种细胞不属于吞噬细胞 ( )
T细胞
[单选题]可产生透明质酸酶的细菌是
肺炎链球菌
[单选题]正常婴儿粪便细菌主要为( )
肠球菌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 ( )
咽拭子涂片检查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哪种血清酶持续时间可能最长( )
cTn
解析: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5%-8% 的cTnT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为游离的胞浆蛋白,92% ~95% 结合于细肌丝中,为结合的结构蛋白;3% 的cTnI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中,97%与心肌结构蛋白结合。当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等因素遭破坏时,游离型cTnI和cTnT可首先迅速从细胞中释放入血,随后结合于心肌结构蛋白中的结合型cTnI和cTnT逐渐分解,缓慢释放入循环血中,从而解释了以心肌细胞受损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AMI),cTnI和cTnT在循环血中较早出现并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原因。
[单选题]测定比例系统误差的试验是 ( )
回收试验
[单选题]厚血膜涂片法适宜检查的原虫是
间日疟原虫
[单选题]有关新生隐球菌感染的方式,正确的是
鸽子粪便-土壤——经呼吸道传播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zzj9q.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