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

C

题目:女性,40岁,大便一天4~5次5年余,多于饭后,精神紧张时发生,便前多出现腹痛,便后缓解。大便为黄稀便或水便,无夜间腹泻,血便或消瘦。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 风邪


  • [多选题]关于胆色素胆结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组成成分以胆色素为主,呈棕黑色或棕褐色

    形状大小不一,质松软,易碎

    一般多发,松软不成形的结石形似泥沙称泥沙样结石

    B超检查可发现胆色素结石

  • 解析:其中胆红素钙结石的主要成分除胆红素外,尚含有少量钙盐和有机物(细菌、虫卵或上皮细胞)。结石可存在胆总管内,亦可遍布于肝内外胆管系统,但很少在胆囊内发生。其特点是:结石是泥沙状或块状,有些大的结石其形状可与扩张的胆管相一致。结石大多呈棕黄色或棕黑色,疏松易碎。结石的发生与饮食结构、卫生习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有密切关系。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有些临床症状常可追溯至童年期。疾病呈慢性进行性,严重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比较胆红素钙结石而言,黑色素结石少见,但大多发生在胆囊,它是一种病理性结石。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所并发的结石,几乎均为黑色素结石,与胆红素钙结石不同的是黑色素结石时周围胆汁无细菌感染。故选:ABCE。

  • [多选题]正确描述阻塞性黄疸的是
  • 总胆红素增加

    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


  • [单选题]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 )
  • 气下


  • [多选题]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
  • 腹痛

    B型超声示胰腺形态改变

    排除其他疾病

  • 解析:1.妊娠合并胰腺炎时由于胰腺位置深,且炎症渗出物刺激常诱发宫缩,使腹痛与宫缩痛不易鉴别,产科医师须注意与早产及临产症状相区别;在胰液累及腹膜、肠系膜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出现肌紧张、压痛、休克症状,此时须与胎盘早期剥离相鉴别。故E正确。2..腹痛 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腹痛剧烈,起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在饱餐后12~48h间发病,3.B超可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实质结构不均,界限模糊。出血、坏死时,可见粗大强回声及胰周围无声带区。故ADE正确。

  • [单选题]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沉细。方选( )
  • 定经汤


  • [多选题]有关食管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90%为鳞状细胞癌

    早期食管癌以斑块型最多见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提示癌肿已侵及周径2/3左右


  • [多选题]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包括( )
  • 长期心脏压力负荷过重

    长期心脏容量负荷过重

    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原发性心肌损害

  • 解析:基本病因:(一)前负荷(压力负荷)过重心室舒张回流的血量过多,如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均可使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左心衰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可使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右心衰竭,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高心排血量疾病,由于回心血量增多,加重左,右心室的舒张期负荷,而导致全心衰竭。(二)后负荷(容量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使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可导致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使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可导致右心衰竭。(三)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常见的如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坏死,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病毒性,免疫性,中毒性,细菌性),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严重的贫血性心脏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心肌收缩力均可有明显减弱,导致心力衰竭。

  • [多选题]诊断GIST的要点有
  • 内镜下可见胃肠壁黏膜下球形或半球形肿块

    绝大多数GIST免疫组化CD117阳性

    免疫组化CD34阳性率高

  • 解析: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 GISTs大多CD117和CD34弥漫性阳性表达,SMA不表达或为局灶性表达,而平滑肌瘤/肉瘤CD117和CD34阴性表达,SMA弥漫性阳性表达。超声内镜可协助GISTs大小,局部浸润,转移,位置等的判断。如内镜下可见胃肠壁黏膜下球形或半球形肿块。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zr4d0.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LA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中医学专业知识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