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颜色变化

D

题目:常见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是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包括变色、混浊和沉淀、产气、分解破坏等。溶解度改变、分散状态改变、粒径变化、潮解都属于物理变化,故本题答案应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苯妥英在体内可发生
  • 羟基化代谢

  •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发生的第Ⅰ相生物转化反应的规律。根据化学结构苯妥英在体内可发生苯环对位的羟基化代谢;卡马西平结构11、12位有烯键,在体内可发生环氧化代谢;阿米替林结构中有二甲基叔胺结构,在体内可发生N-脱甲基代谢;塞替派在体内可发生脱S代谢,生成替哌而起效。故本组题答案应选A、B、E、C。

  • [单选题]对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G蛋白只转导信号,而不会放大信号

  • 解析:本题考查G蛋白偶联受体的特点。G蛋白偶联受体是与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相偶联的受体,由三个亚单位组成,在静息状态时,α亚基与GDP相结合,当激动药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时,引起GTP结合G蛋白,G蛋白活化,产生细胞效应,原来的信号经转导后被放大。故本题答案应选C。

  • [单选题]氨氯地平合用氢氯噻嗪
  • 降压作用增强

  •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相互作用,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都是降压药,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故本组题答案选A、

  • [单选题]下列药品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容易造成老年人血药浓度升高而致中毒的是
  • 地西泮

  • 解析:老年人机体组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老年人体内的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总体液及非脂肪组织则逐渐减少。一些主要分布在体液中的亲水性药物(如乙醇、对乙酰氨基酚等)的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分布容积减少;而对脂肪组织亲和力较大的亲脂性药物(如地西泮、利多卡因等)的分布容积增大,从体内消除缓慢,药物作用更持久。老年人的血浆清蛋白浓度降低,会导致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药物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对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影响较大,清蛋白的降低或合用其他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都会使游离型华法林浓度增高,增加出血的风险。

  • [单选题]上列发热的指标,直肠温度超过
  • 37.6℃

  • 解析:直肠温度平均为37.5℃

  • [单选题]用于胆石症的非手术治疗,属于钙通道阻滞剂,不可掰开嚼碎,避免卧位服用的药物是( )
  • 匹维溴铵片

  • 解析:匹维溴铵片作为钙拮抗剂解除含Oddi括越肌在内的消化道平滑肌痉挛,没有抗胆碱能作用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可用于排石后,餐时50mg tid po,吞服不可掰嚼,非卧位服用。

  • [单选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药品质量进行的抽查检验属于
  • 评价抽验

  • 解析:(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药品质量进行评价抽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zqw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中药学(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