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囊肿合并感染

D

题目:患者,男,31岁,因发热、肝区疼痛来诊。超声发现肝肿大,右肝内可见椭圆形占位性病变6.0cm×5.5cm,其边界清晰、光滑,内部有低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根据声像图特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椭圆形病变,边界清晰、光滑,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等声像图特征表明为囊肿;囊肿内部出现低回声表明合并感染或出血;临床症状为发热、肝区疼痛表明有感染,所以答案应为D肝囊肿合并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错误的说法有
  • 多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双系统同时受累

  • 解析:多数是以一个系统为主。

  • [单选题]对子宫肌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子宫肌瘤周围具有真包膜,故与肌壁之间界限清楚,手术时易剥出

  • 解析:子宫肌瘤外表有一层假包膜,由肌瘤周围被压缩的肌纤维束和结缔组织束构成,该包膜与肌瘤间连接疏松,手术时易剥出。肌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当肌瘤长大或多个融合时呈不规则形状。肌瘤可恶变为肉瘤,发生率仅为0.4%~0.8%。

  • [多选题]关于超声探头,叙述正确的有
  • 发射超声波是超声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

    接收回声信号是换能器的压电效应

    超声耦合剂可使探头与检查部位匹配良好

    超声探头使用时要避免摔碰、折断导线


  •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超声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依据
  • 肝脏体积缩小并腹水


  • [单选题]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脾明显肿大,脾实质内见多发不均匀低回声区,病变形状为楔形,基底较宽位于包膜面,尖端指向脾门,或为三角形及不规则形,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域内无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脾梗死

  • 解析: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浸润,常可导致脾大。在脾明显肿大时,可因血管受压和阻塞而引起多发性脾梗死。楔形的不均匀低回声区,尖端指向脾门即为脾梗死典型表现。

  • [单选题]患者,女,12岁,超声诊断为三尖瓣下移畸形,下列超声所见正确的是
  • 右心房巨大(右心房加房化右心室)

  • 解析: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应大于1.5cm,下移的瓣叶使右心室分成两个部分,从三尖瓣环水平到隔瓣、后瓣附着处,右心室壁较薄、通常发育不良,称为房化右心室,其功能与右心房相似;瓣叶附着点下方为功能右心室。右心房(即固有右心房)和高度扩大薄壁的房化右心室连成一个大心腔,起贮积血液的作用,而瓣叶下方的功能右心室则有排除血液的功能。功能右心室通常缺乏流入道,有较小的小梁部,三尖瓣下移的位置越低,越靠近右心室心尖和流出道,功能右心室越小,畸形越严重。

  • [单选题]患者因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行超声检查: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肾内结构紊乱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内血流信号稀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 慢性肾衰竭

  • 解析: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肾内结构紊乱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内血流信号稀少,是慢性肾病的表现,急性肾炎等往往表现为肾脏回声减低、肾脏增大,血流信号丰富。慢性肾衰会导致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 [单选题]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
  • 左肾静脉受压迫综合征


  • [单选题]正常成人(男性)脾脏厚径超声测值
  • <4.0cm

  • 解析:正常成人(男性)脾脏厚径<4.0cm,正常成人(女性)脾脏厚径<3.8cm。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vv5l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