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CG

A

题目: 女,36岁。既往体健。在春节乘长途汽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心前区发闷、呼吸困难,出汗,觉得自己就要不行了,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自己要发疯了。为此感到紧张、害怕。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未做特殊处理,半小时后症状消失。

解析:在诊断惊恐障碍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按照惊恐障碍的鉴别诊断,该患者最需要鉴别的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因为冠心病最常见,有低龄化趋势,早期心绞痛发作也有可能自发缓解,所以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心脏超声检查主要是检查心脏结构异常。患者既往体健并无风湿性心脏病史,做心脏超声检查的意义没有心电图意义大,而且在卫生经济学上考虑,心电图又更经济。至于X线胸片、脑电图和脑CT检查,主要是排除肺脏和大脑的器质性疾病,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不提示有肺脏和大脑的病变,暂无证据提示需要进行上述检查。故该病例首先最需要的检查是心电图。答案为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维系DNA双链间碱基配对的化学键是
  • 氢键

  • 解析:双螺旋DNA链中,脱氧核糖与磷酸是亲水的,位于螺旋的外侧,而碱基是疏水的,处于螺旋内部;链间形成氢键,是两条链的碱基相互配对,从而起到稳定螺旋的作用。

  • [单选题]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我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是
  • 四类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原微生物分类的识记程度。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单选题]男,69岁。8周前“感冒”后持续低热,有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史,首先应考虑下列诊断中的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解析: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学发生改变,使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临床凡遇到下列表现的患者应怀疑本病的可能: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发热1周以上;②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发生明显改变;③动脉栓塞症而无原因解释;④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⑤心脏手术后持续性发热超过1周。本例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史,持续发热达2个月,应该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由于病程长,仅低热,故考虑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本题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v2mqq.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救护理(正高) 中药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