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
题目:血小板消耗过多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反应启动,从而导致弥散于毛细血管内的微血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而减少。因此DIC属于血小板消耗过度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答案为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过多所致。白血病、再障为血小板生成减少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适应证是
消化性溃疡
解析:奥美拉唑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口服易吸收,胃内食物充盈时,可减少吸收,故应餐前空腹口服。临床主要应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g,疗程为4周、6周或8周不等。故选B。
[单选题]判定心力衰竭代偿期的主要指标是
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
解析: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当基础心脏病损及心功能时,机体发生多种代偿机制促使心功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A.B、C、E项均为代偿的表现,而D选项是经过各种代偿机制后的出现的效果,即判断心力衰竭代偿期的指标。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可直接被磷酸化的物质是
ADP
解析:DP或某些其他的核苷-5'-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的转递链无关。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形成ATP。
[单选题](2013)最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心律失常是
快速心房颤动
解析: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因此快速心房颤动最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单选题]女性,15岁,无原因出现眼睑及下肢水肿,查血压100/70mmHg,心肺正常,尿蛋白(+++),红细胞0~1个/HP,血浆蛋白30g/L,最可能的诊断是
肾病综合征
解析: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克)、血清白蛋白<30L,高脂血症以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前两项最为典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肾综可由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糖尿病以及继发感染(如细菌、乙肝病毒等)、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v274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