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正经


  • [多选题]以下疼痛综合征类型被发现对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BD
  • 慢性腰痛

    网球肘

  • 解析:已有许多使用A型肉毒毒素(BTX-A)在疼痛控制中多种问题的研究。多数实验为非盲,关于肌筋膜痛和头痛的实验为混合的。有些差异可能与剂量和注射部位有关。还不清楚的是在对于BTX-A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使用是支持还是反对还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关于慢性腰痛的非盲研究比较小型但是似乎可以看到阳性的效果。1999年一篇较小的报告显示了BTX-A在网球肘中是有效的,但是很少再有更深入的研究来证实它。

  • [多选题]胸痹的主要辨证分型有( )
  • 正确答案 :ABCDE
  • 心血瘀阻

    寒凝心脉

    痰浊闭阻

    心肾阴虚

    阳气虚衰


  • [单选题]轻取即得,重按稍减的脉是( )
  • 正确答案 :A
  • 浮脉


  • [多选题]脊髓刺激()
  • 正确答案 :ABC
  • 应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综合征早期应用

    被证实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有效

    被用于周围血管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

  • 解析:根据2008年的综述,应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程早期考虑行SCS,而且SCS失败时应考虑周围神经刺激。SCS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有效率约为50%,而对于周边血管疾病和缺血疾病的效果则更好一些。尽管门控理论经常被认为是SCS的作用机制,有许多文献显示单单该机制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作用机制。根据2002年的综述,目前文献提出的机制一共有10种[Oakley JC,Parker JP.Spinal cord stimulation:mechanisms of action.Spine.2002;27(22):2574-2583].

  • [多选题]一位53岁男性患者,主诉足部疼痛(主要在足跟部,但也伴有扩散的足底症状),有夜间痛,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伴有趾骨乏力(行走障碍)、感觉缺失以及感觉异常。进行系统病史及体格检查后,鉴别诊断可能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
  • 足底筋膜炎

    外周神经病变

    胫后肌神经卡压

    跗管综合征

  • 解析:跗管综合征不是导致足部不适的常见原因,需要与其他引起疼痛的原因鉴别,包括痛性外周神经病变,足底内侧神经卡压(可出现在慢跑者),胫后肌神经卡压综合征常发生在足底内侧足跟区域,外展小指肌神经挤压(常在足跟垫处有烧灼痛)以及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常为弥漫性或游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常集中在足跟下方(跟骨结节周围)。虽然典型的剧痛为晨起最初的儿步,但经过一天的活动,疼痛趋于减轻(除了进行剧烈和长时间的负重活动)。

  • [多选题]一个有严重痉挛的患者准备使用巴氯芬鞘内注射泵,本人及家属听闻“用泵会感染”你该回答()
  • 正确答案 :AC
  • 与鞘内注射泵有关的感染是种常见的、可以避免的严重但可逆不良反应

    给药系统相关感染的处理一般包括抗生素应用和设备的取出

  • 解析:诊断植入设备相关性手术部位感染必须同时或仅对临床怀疑手术伤口或植入位置的标本行微生物培养鉴定(大多数为细菌性)。伤口感染标志有发热、红斑、水肿、疼痛、伤口渗出、愈合不良和植入处皮肤糜烂。脑膜刺激征提示脑脊液受累。 A.SCS或鞘内给药系统的植入物相关感染是这些设备最常见、可控制的严重不良反应。 B.多中心的给药设备相关感染研究中泵袋为感染灶的比例为57.1%—80%,腰椎体为感染位置比例为13%—33%,脑膜炎比例为10%—14.3%。 C.典型的给药或SCS系统相关感染的管理包括使用抗生素和取出设备。 D.应时刻关心潜在的并发症。植入患者的感染率(基于感染发生例数与受评估的患者数)为2.5%—9%变化。最高感染率9%发生于10ml SybchroMed泵,用于儿科患者并伴有中枢源性痉挛的患者(n=100),主要为痉挛性脑瘫。最低感染率2.5%发生于接受鞘内注射重组甲硫氨酰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以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总数700例患者中有35个患者发生了36例感染(总体感染率5%)。

  • [单选题]多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五脏


  • [单选题]郄穴的数目是( )
  • 正确答案 :C
  • 16个


  • [多选题]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津液代谢

    易扰乱神明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nnq6q.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核医学技术(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