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反应蛋白

C

题目:患者女,36岁。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中提示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是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病人血小板增高。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多正常。活动期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解题关键: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小儿,发育正常,现能独站片刻,开始学会用拇指和示指取物,预计其年龄为
  • 9~10月

  • 解析:婴儿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拾物,喜撕纸。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

  • [单选题]下述不是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是
  • 血肿

  • 解析: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有:感染;节育器嵌顿;节育器异位,多因操作不当致子宫穿孔,将节育器放置于腹腔、阔韧带、直肠子宫陷凹等处;宫内节育器脱落及带器妊娠等 。

  • [单选题]患者,男性,31岁。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自知力部分恢复,家属询问继续服药时间是
  • 医生指导下不少于1年

  • 解析:急性期治疗后,则进入巩固期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再进入维持治疗期。维持治疗旨在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或症状波动。药物的维持剂量为最小有效剂量,减药过程需缓慢。首发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缓解后不少于1年,如果在一年的维持治疗时间内症状缓解彻底,病情无波动,自制力恢复,可以实行逐步减药或停药,但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复发的可能性及复发的早期症状,如有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如患者系复发,维持治疗时间要求更长。

  • [单选题]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物品进行定期细菌培养的周期是
  • 每月

  • 解析:每个月要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物品进行定期细菌培养。

  • [单选题]患者男,3岁,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抗菌治疗首选的是
  • 青霉素

  • 解析: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对症处理。抗生素治疗应及早选用敏感的、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不少于2~3周或至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复查结果正常后停药。病原菌未明时主张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三嗪(一日100mg/kg)或头孢噻肟(一日200mg/kg)。

  • [单选题]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
  • 1000ml

  • 解析: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1000ml,在妊娠任何时候如羊水量超过20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多,如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少。故答案为D。

  • [单选题]护理礼仪的特点为
  • 强制性

  • 解析:特点:(1) 规范性护理礼仪是护士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的基础上,对护士待人接物、律己敬人、行为举止等方面规定的模式或标准。(2) 强制性:护理礼仪中的各项内容是基于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等原则基础上的,对护士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3) 综合性:护理礼仪作为一种专业文化,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一是护理服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二是人文与科技相结合;三是生命的伦理学与美学等人文原则须纳人操作者的思想中。总之,护理活动中必然会体现出护士的科学态度、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底蕴。(4) 适应性:护理礼仪的适应性是指人们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或不同文化的礼仪具有适应的能力。不同文化制度的礼仪之间能够相互兼容和相互适应。随着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增多,护理工作面对的患者,其信仰、风俗、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护士要在工作中尊重患者的信仰、文化、习俗,并在交流、接触、调整中相互融合适应。(5) 可行性:护理礼仪注重的是切实有效、可行实用。因此,护士礼仪要广泛运用于护理实践,并成为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受到护理对象的认可。(6) 传统性:传统性是护理礼仪的重要特征。任何地区、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必须继承。中国的文化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传统,我国护士礼仪汲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科学体系。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19vm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