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复制
A
题目: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解析: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周期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不会影响的检测结果是
尿蛋白
解析: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葡萄糖、血红蛋白、胆红素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干扰。
[单选题]"胆酶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 )
肝坏死
解析:重症肝炎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此时血中ALT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胆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所谓的“酶胆分离”,多为肝坏死征兆。
[单选题]白细胞计数的结果一般仅反映下列哪部分的白细胞数
循环池
解析:当成熟白细胞进入血液后约半数的粒细胞游离运行于血循环之中,构成循环池,另一半则附着于血管内壁而形成边缘池。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仅为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单选题]尿类固醇、儿茶酚胺等物质测定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
浓盐酸
解析:盐酸用于尿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检查,可能是由于这些物质在强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甲苯、麝香草酚等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可能产生代谢产物干扰实验。40%甲醛则多用于体液中的有形成分观察。
[单选题]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
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解析: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
[单选题]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解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检有MCV>92fl、 MCH>31pg、MCHC 320~360g/L、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增多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ddv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