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严重遗传性疾病

A

题目:属于婚前医学检查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 抑制中枢PC合成

  • 解析: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物酶(COX),使前列腺素(PG)生成减少。具体机制为①解热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体温正常者几无影响。这和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不同,在物理降温配合下,氯丙嗪能使正常人体温降低。内热原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的。②镇痛作用。解热镇痛药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则有良好镇痛效果;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故临床广泛应用。本类药物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在组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与释放某些致痛化学物质(也是致炎物质)如缓激肽等,同时产生与释放PG。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PG则可使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提高。因此,在炎症过程中,PG的释放对炎性疼痛起到了放大作用,而PG(E1、E2及F2a)本身也有致痛作用。解热镇痛药可防止炎症时PG的合成,因而有镇痛作用。这说明为何这类药物对尖锐的一过性刺痛(由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无效,而对持续性钝痛(多为炎性疼痛)有效。但它们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镇痛作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③抗炎作用。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PG还是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发炎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也有大量PG存在;PG与缓激肽等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药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从而缓解炎症。

  • [单选题]下面有关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 后者指随着有害因素剂量增加,产生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随之增加的关系


  • [单选题]患儿,1岁,因先天性双侧唇裂拟在麻醉下行唇裂修复术。最适合采用的麻醉方法是
  • 气管内插管麻醉


  • [单选题]在面部,除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外,随意皮瓣长宽之比通常不超过
  • (2~3)21


  • [单选题]口腔念珠菌病临床最常出现的症状为
  • 口干


  • [单选题]在牙周疾病流行病学的集体备课时,王教授指出研究生乙对流行因素的提法也有一处是不对的
  • 牙周疾病没有性别差异


  • [单选题]在给社区口腔保健人员讲课时,吴教授特别强调了残疾人口腔保健的特点主要是
  • 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差


  • [单选题]阿氏试验(Ascolitest)用于哪种感染的诊断
  • 炭疽


  •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哪个不属于药物过敏性口炎的症状
  • 深大溃疡

  • 解析: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口腔症状包括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皮肤病损典型的为虹膜状红斑。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2l2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急诊医学(正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