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A

题目:女,40岁,半月前头痛,恶心,呕吐2次,伴低热,问话不答,独自发呆,卧床不起,抽搐2次,查体:血压140/90mmHg,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侧巴氏征(+)。脑电图:弥漫性6波,以额颞为主,有阵发性尖波发放。

解析:3.题眼在脑电图检查结果。根据脑电图结果提示为病毒性脑炎,首先MRI检查,治疗一般为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5岁,生长发育正常,根据身高公式计算法,小儿身高为
  • 110cm

  • 解析:2-12岁的小儿身高计算公式:身高=年龄×7+75,计算可得110。

  • [单选题]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ECG表现有: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与QRS波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刺激迷走神经(按摩颈动脉窦)等可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减慢。故选E。

  • [单选题]某人群随着对环境有害物质暴露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随着变化的现象,称为
  • 剂量-反应关系

  • 解析: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效应”和“反应”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题考查考生能否鉴别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这两个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重要的指标。由于该问题问的是“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而非“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故应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0r0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