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早期出现腰部包块
C
题目:关于成人肾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肾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男:女为2:1;发生于肾实质的肾癌多见,病变初期可无任何症状,仅经体检发现。临床常见症状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疼痛、肿块。X线片示患侧肾影增大,不规则。而腰部包块出现时已是晚期。因此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63岁。突发腹痛,停止排气排便1天,既往曾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查体:T37.8℃,P100次/分,BP100/80mmHg,全腹压痛,反跳痛(+),立即腹部X线平片见多发气液平面。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该患者下一步首选的处理是
立即手术探查
解析:该患者既往有腹腔手术史,现出现腹痛、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平片见多发气液平面,应诊断为肠梗阻。该患者查体可见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故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如不及时手术纠正易造成肠坏死,故应立即剖腹探查。故选C。
[单选题]用于描述连续型变量资料频率分布的统计图是
直方图
解析:根据以下原则选择图形:①资料是连续性的,目的是用线段升降表达事物的动态变化趋势,选择普通线图,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悬殊,可考虑选用半对数线图;②资料是连续性的,但分析的目的是用线段升降表达事物动态变化的速度,选择半对数线图;③数值变量的频数表资料,其分析目的是用直方的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情况,宜选择直方图;④资料是相互独立的,目的是用直条的长短比较数值的大小,选用直条图;⑤事物内部各部分的百分构成比资料,目的是用面积大小表达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小,则应选择圆形图或百分直条图;⑥双变量连续性资料,目的是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达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选用散点图;⑦地区性资料,目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或纹线表示某事物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选择统计地图。
[单选题](2003)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胰蛋白酶
解析: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而糜蛋白酶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和胨,还有凝乳作用
[单选题]女,62岁。右侧股疝嵌顿11小时。查体:T37.1℃,P9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胀明显,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有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隆起肿块,有压痛。手术时发现小肠坏死,行坏死小肠切除后。下一步正确的手术措施是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解析:术中发现小肠坏死,故诊断为绞窄疝,切除坏死的肠管后,一期肠吻合,只做疝囊高位结扎,一般不做一期疝修补,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单选题]在调查研究中,从总体中按照相同的间隔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为
系统抽样
解析:系统抽样是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是纯随机抽样的变种;
[单选题]很少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是
脊髓灰质炎病毒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单选题]男,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减退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U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急性黄疸型肝炎
解析: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且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ALT显著增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故选B。
[单选题]男,50岁。5年前患病毒性肝炎,近1年疲乏,食欲缺乏,腹部渐膨胀。查体:巩膜黄染,腹水(+),肝肋下未及,脾于左肋缘下2cm可及。X线片:食管下段静脉曲张。临床诊断:肝硬化。本例肝脏主要病理改变是
假小叶形成
解析:此题是综合应用题。了解了临床病史及诊断,但要知道引起其改变的病理变化特点。由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使肝血管重建,结构发生改变,肝质地变硬,引起肝门脉压增高及以上一系列临床症状。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m07e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