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

C

题目:对四格表x2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解析:四格表的自由度为(行数一1)×(列数一1)。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描述较短时间分布的最适合用语可为
  • 暴发


  • [单选题]下列不适于心理治疗的是
  • 重症精神障碍的急性期

  • 解析:(答案:D)心理治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心理的许多疾病和问题。最常用于神经症、儿童与成人的行为障碍、应激或挫折后的情绪反应、重型精神病的恢复期、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学习问题、个性问题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等。由于心理治疗具有自主性和学习性的性质,所以治疗应发生在患者意识清醒、自知力完好的状态下,故D不正确。

  •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 解析:(答案:C)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体,因此,我们说它是从群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这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与其他医学学科相区别。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是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切入点,或者称突破口、研究技术、研究角度,而非流行病学学科认识疾病和健康的根本属性。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最终要落实到人群,即最终是要说明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状况的特征。

  • [单选题]衡量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 相对危险度

  • 解析:(答案:D)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倍数,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数值小于工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大小直接反映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当相对危险度越大时,联系的强度也越大,因素与疾病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仅说明相应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而不能反映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特异危险度,或叫归因危险度、率差,是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的差值,反映发病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它与相对危险度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同,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对于个体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相应疾病的危险的倍数;特异危险度则是对于人群来讲,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病因分值又叫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 [单选题]痢疾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Z型传播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dkmj9.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临床营养(中级) 生殖健康咨询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