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Ⅱ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由于M蛋白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心瓣膜和关节滑膜上造成

BCF

题目: 患者女性,20岁,发热、头痛、乏力、双膝关节疼痛3天,体温38.5℃,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0mm/h,ASO试验>500U。

解析: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的致病机制是:①链球菌M蛋白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血管滤过膜或心瓣膜、心肌、心包、关节滑膜等处,引起Ⅲ型变态反应;②链球菌有多种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组织有共同抗原,机体产生的链球菌抗体与这些组织结合引发Ⅱ型变态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药物为
  • 二性霉素B


  • [单选题]真菌细胞壁中与细菌不同的成分是
  • 几丁质

  • 解析:真菌细胞壁含几丁质和(或)纤维素。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是
  • 正常色素性贫血


  • [单选题]EQA是由专门机构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其实质是
  • 在各实验室之间建立检验结果的比较

  • 解析:EQA是由专门机构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其实质是在各实验室之间建立检验结果的比较。

  • [单选题]肠杆菌科细菌与O特异性血清反应时常不出现凝集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
  • 加热除去细菌表面抗原

  • 解析:细菌表面抗原存在时能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作用,加热60℃,30分钟可消除Vi抗原对O抗原的阻断作用。

  • [单选题]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提示
  • 急性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带者


  •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
  • 包膜


  • [单选题]导致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红疹毒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08wp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内分泌(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营养(士)(代码:10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