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理作用为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10-0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2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兴奋α受体 B.兴奋β受体 C.兴奋α、β受体 D.兴奋β1受体 E.兴奋β1、β2受体 更多儿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理作用为

A. 兴奋α受体
B. 兴奋β受体
C. 兴奋α、β受体
D. 兴奋β1受体
E. 兴奋β1、β2受体


2. [多选题]小儿败血症的主要临床特点

A. 起病急骤,高热
B. 皮疹及瘀点
C. 全身性症状重,头痛、呕吐及惊厥
D. 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
E. 肝大、脾大


3. [单选题]16个月男孩,发热、皮疹8天,眼结膜充血,口唇红、干裂,草莓舌,颈淋巴结小核桃大1粒,指 (趾)末端硬肿。血白细胞18×109/L。N 71%,CRP102m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猩红热
B.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C. 败血症
D. 川崎病
E. EB病毒感染


4. [单选题]该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

A. 红霉素
B. 青霉素
C. 头孢氨苄
D. 病毒唑
E. 新青霉素Ⅱ(苯唑西林)


5. [单选题]7个月男孩,出生后3个月出现化脓性皮炎,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有溃疡性口腔炎。1周前咳嗽,气促,发热40℃,双肺中细湿啰音。胸片为双侧支气管肺炎;外周血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NBT2%。该病例的诊断为

A.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
B.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
C. 慢性肉芽肿病
D.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w6k2j1.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