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57岁,有冠心病病史,间歇性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4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A.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B.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C.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D.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E.血小板黏附试验 F.P-选择素 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57岁,有冠心病病史,间歇性跛行1个月,左下肢血压低于右下肢(压差37mmHg),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见患侧肢体动脉狭窄,有侧支循环形成。

如应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的检测试验是( )。

A. 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B.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C. 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D. 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E. 血小板黏附试验
F. P-选择素


2. [单选题]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 )

A. 双草酸盐
B. 草酸钠
C. 乙二胺四乙酸钠
D. 草酸钾
E. 枸橼酸钠


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贫血时机体代偿现象

A. 心率增加
B. 血液循环时间缩短
C. 心排血量增加
D. 氧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加
E. 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


4. [单选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A. 磷酸戊糖途径被抑制,导致磷酸戊糖缺乏
B. 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减少
C. G-6-P进入糖无氧分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和乳酸
D. G-6-P转变成G-1-P合成糖原
E. 缺乏NADH使红细胞CSH减少


5. [单选题]骨髓检查原始单核细胞35%,原始粒细胞24%,幼稚单核细胞15%,早幼粒细胞8%,诊断

A. 急非淋白血病M5a
B. 急非淋白血病M5b
C. 急非淋白血病M4
D. 急非淋白血病M3
E. 以上都不正确


6. [单选题]对于极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检测,首先可考虑使用

A. 反向间接血凝法
B. 荧光抗体技术
C. 补体结合试验
D. ELISA法
E. 放射免疫测定


7. [单选题]以聚合体形式存在的Ig类别是

A. IgM
B. IgG
C. 血清IgA
D. IgD
E. IgE


8. [单选题]与遗传性疾病有无关的红细胞形态异常是

A. 椭圆形红细胞增多
B. 球形红细胞增多
C. 口形红细胞增多
D. 棘形红细胞增多
E. 靶形红细胞增多


9. [单选题]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 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 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rgn24w.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