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对于毒作用带描述正确的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0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BE。A.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小 D.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E.慢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更多环境卫生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多选题]对于毒作用带描述正确的是

A. 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小
D.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E. 慢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2. [多选题]消毒牛奶的卫生质量应达到《巴氏菌乳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色泽为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微黄色
B. 硝酸盐含量≤11.0mg/kg,亚硝酸盐≤0.2mg/kg
C. 菌落总数≤30000cfu/ml,大肠菌群MNP≤90个/100ml
D. 脂肪≥3.1%,蛋白质≥2.9%
E. 不得含有细菌


3. [单选题]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消毒时 ( )

A. 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1mg/L
B. 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5mg/L
C. 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5mg/L
D. 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3mg/L
E. 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1mg/L


4. [单选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的结局不同
C. 研究目标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5. [单选题]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conclusion that)

A. 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造成的
B. 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
C. 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
D. 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
E. 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


6. [单选题]下列哪种氨基酸必须由食物提供

A. 丙氨酸
B. 天门冬氨酸
C. 谷氨酸
D. 蛋氨酸
E. 丝氨酸


7. [多选题]下列属于肯定的人类致癌物有 ( )

A. 铬及其铬化合物
B. B(a)F
C. 亚硝胺及亚硝酰胺
D. 二氧化硫
E. 苏丹红


8. [单选题]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

A.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
B.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
C. 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实验因素
D. 受试对象、干扰因素、实验因素
E. 实验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


9. [单选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A. 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 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E. 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10. [多选题]对黄曲霉毒素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 加热至180℃可分解
B. 属于肝脏毒
C. 大剂量摄入可引起中毒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
D. 可诱发肝癌
E. 可抑制肝细胞DNA、RNA合成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m1z9ng.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