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5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C。A.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B.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细胞内出现空泡 C.脑实质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D.胶质细胞成弥漫性增生,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 E.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 更多传染病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乙型(epidemic type b)脑炎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B. 神经细胞变性(nerve cell degeneration)和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细胞内出现空泡
C. 脑实质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granulocytes infiltration),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D. 胶质细胞成弥漫性增生,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
E. 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


2. [单选题]隐匿性旁路是指

A. QRS起始部无预激波
B. PR间期<0.12秒
C. 房室旁路仅有前向传导功能
D. 房室旁路仅有逆向传导功能
E. 既可前向传导,又可逆向传导


3. [多选题]败血症发病机制中的细菌因素有 ( )

A. 金葡菌可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B. 大肠埃希菌产生的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各种细胞因子,导致微循环障碍
C. 细菌的繁殖速度快
D. 细菌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E. 细菌在自然界中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kvven.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