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中,最不可能的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10-1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7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组织因子释放和因子Ⅻ激活,启动内、外源凝血系统 B.血细胞破坏,血小板激活 C.凝血因子与炎症递质激活 D.纤溶酶活性抑制 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更多内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中,最不可能的是

A. 组织因子释放和因子Ⅻ激活,启动内、外源凝血系统
B. 血细胞破坏,血小板激活
C. 凝血因子与炎症递质激活
D. 纤溶酶活性抑制
E.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功能降低


2. [单选题]目前最为成熟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是( )

A. 放射免疫显像
B. 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
C. 反义显像
D. 细胞凋亡显像
E. 受体显像


3. [单选题]如欲确诊,需做

A. 血气分析
B. 血电解质检查
C. 支气管造影
D. 支气管镜检
E. 胸部CT检查


4. [单选题]男,24岁,三个月前患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近一周发热、全身皮肤及粘膜出血。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1.5乘以十的九次方/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 0.02,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0.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白血病
B. 粒细胞缺乏症
C. 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脾功能亢进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k53zl4.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