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肌强直性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4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减少 B.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胆碱酯酶活力受抑制 D.终板电位下降引起去极性阻断 E.肌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异常 更多神经内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肌强直性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减少
B. 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C. 胆碱酯酶活力受抑制
D.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下降引起去极性阻断
E. 肌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异常


2. [单选题]阿-罗瞳孔的病变在

A. 视神经
B. 动眼神经
C. 外侧膝状体
D. 睫状神经节
E. 中脑顶盖前区


3. [单选题]高血压脑病的血压突然升高通常在

A. 舒张压>140mmHg,或血压>180/120mmHg
B. 舒张压>110mmHg,或血压>140/90mmHg
C. 舒张压>120mmHg,或血压>160/100mmHg
D. 舒张压>120mmHg,或血压>150/90mmHg
E. 舒张压>130mmHg,或血压>170/110mmHg


4. [单选题]ALS与脊髓型颈椎病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 临床表现
B. 颈椎MRI
C. 胸索乳突肌肌电图
D. 体感诱发电位
E. CK活性检测


5. [多选题]下列关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cy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sf),哪些陈述是正确的

A. 蛛网膜下隙出血时,呈无菌性炎性反应
B. 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C. 结核性脑膜炎时,呈混合细胞反应
D. 病毒性感染时,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E. 蛛网膜下隙出血时,呈单核吞噬红细胞反应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gj7vm.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