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9-2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7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缺氧缺血致肠壁血灌注减少 B.肠黏膜微循环障碍 C.病原菌直接侵入肠黏膜 D.内毒素激活细胞因子 E.低渗乳汁损伤肠黏膜 更多儿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缺氧缺血致肠壁血灌注减少
B. 肠黏膜微循环障碍
C. 病原菌直接侵入肠黏膜
D. 内毒素激活细胞因子
E. 低渗乳汁损伤肠黏膜


2. [单选题]哪项不是猩红热(scarlet fever)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A. 是由B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B.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C. 人一生中可得1次以上的猩红热(scarlet fever)
D. 由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至1岁消失
E. 经皮肤伤口可致猩红热(scarlet fever)


3. [单选题]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高血钾时,选用哪类药物应慎重

A. ACEI
B. α受体阻滞药
C. β受体阻滞药
D. 利尿药
E. 钙拮抗药


4. [单选题]低肾素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

A. β受体阻断药
B. 利血平
C. 利尿药或钙通道阻滞药
D. 肼苯哒嗪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5. [单选题]下列疾病一般无头痛的是

A. 中枢感染
B. 颅脑外伤后
C. 上颌窦炎
D. 中暑
E.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


6. [单选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早期病原学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A. 免疫荧光法测定痰病毒抗原
B. 支原体DNA测定
C. 双份血清抗体测定
D. 痰细菌培养
E. 血CRP测定


7. [单选题]若其坐高/身高为0.53,6~7岁身高增长5.1cm,7~8岁身高增长5.0cm,9~10岁身高增长5.3cm。考虑的诊断是

A. 正常身材女童
B. 体质性发育延迟
C. 家族性矮小
D. 甲状腺功能低下
E. 特纳综合征


8. [单选题]3岁患儿,自幼反复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后伴气促,发绀不明显,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第4肋间有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尖区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股动脉枪击音,血压11/6 kPa(90/40mmHg),胸片示左心房,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膨隆。

A. 应诊断为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室间隔缺损
E.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F. 法洛四联症


9. [单选题]在某地方病村进行高血压病调查,该村有50户人家,按一定比例抽25户,应用的抽样方法是

A. 单纯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E. 多阶段抽样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g4zpz9.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