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C。A.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 B.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 C.慢性肉芽肿病 D.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更多儿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7个月男孩,出生后3个月出现化脓性皮炎,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有溃疡性口腔炎。1周前咳嗽,气促,发热40℃,双肺中细湿啰音。胸片为双侧支气管肺炎;外周血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NBT2%。该病例的诊断为
A.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Ⅱ型
B. 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
C. 慢性肉芽肿病
D.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 [单选题](78~8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胰高血糖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胰多肽
E. 生长抑素
F. 胰岛A细胞产生的激素是
3. [单选题]6个月女婴,因发热腹泻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突起发热,下午呕吐2次,继而排水样便5~6次,量少。次日热退,吐止,腹泻次数增至每天10余次,尿量减少,神萎,前囟眼窝凹陷,泪少,咽充血,心肺阴性,皮肤弹性减退。
A. 最可能的诊断是
B. 急性胃肠炎
C. 坏死性小肠炎
D. 细菌性痢疾
E. 轮状病毒肠炎
F.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4. [单选题]血清病(serum sickness)是()引起
A. Ⅰ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以上均不是
5. [单选题]有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致呼吸困难
B. 肺透明膜形成(hyaline membrane formation)初期为斑片状,后转为播散
C. 肺缺氧组织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
D. 肺泡上皮坏死程度随病情而加重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支气管扩张最常见于下列哪项免疫缺陷病
A. 吞噬功能缺陷
B. 细胞免疫缺陷
C. 体液免疫缺陷
D. 纤毛运动功能缺陷
E. 粘附分子缺陷
7.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A. 食管钡剂造影
B. 胸部X线片
C. 食管测压
D. 食管pH监测
E. 食管放射性核素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