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9-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3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A.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的COX-1,起到镇痛、消肿、解热的作用 B.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120X),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 C.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COX),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D.通过改变细胞溶酶体的pH,减弱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和IL1的分泌,减少淋巴细胞活化 E.通过交联DNA和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受阻 更多内科主治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的COX-1,起到镇痛、消肿、解热的作用
B. 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120X),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
C. 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COX),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D. 通过改变细胞溶酶体的pH,减弱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antigen presenting ability)和IL1的分泌,减少淋巴细胞活化
E. 通过交联DNA和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受阻


2. [多选题]下列关于大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有:

A. 主动脉起始段为升主动脉
B. 升主动脉达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aortic arch)
C. 降主动脉以横膈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两部分
D. 腹主动脉在脊柱前方,其右面有下腔静脉
E.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3. [单选题]尿毒症病人以碳酸氢钠静脉滴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发生手足抽搐的机制是( )

A. 低血钾症
B. 高血钠症继发脑水肿
C. 血钙总量降低
D. 血中结合钙降低
E. 血中游离钙降低


4. [单选题]尿毒症必有的临床表现

A. 高血压
B. 贫血
C. 出血
D. 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
E. 骨酸痛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9zrmmn.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