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B。A.生后1~3个月 B.生后3~6个月 C.生后6~9个月 D.生后9~12个月 E.生后1~3岁 更多临床免疫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患儿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通常在
A. 生后1~3个月
B. 生后3~6个月
C. 生后6~9个月
D. 生后9~12个月
E. 生后1~3岁
2. [多选题]关于溯源性,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描述测量、测量方法或测量程序
B. 溯源链是指计量学级别由低到高、交替出现的测量程序和校准物
C. 溯源性中的参考标准在检验医学领域可简单理解为参考物质或参考测量程序
D. 溯源性是测量结果(标准的值一般也是测量结果)的属性
E. 溯源链越短,测量不确定度往往越大
3. [单选题]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褐家鼠
B. 猪
C. 黑线姬鼠
D. 蛇
E. 鸡
4. [单选题]细胞因子表达减少可见于
A. 浆细胞瘤
B. AIDS
C. 类风湿关节炎
D. 超敏反应
E. 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
5.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准确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B. 准确度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立的测定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
C. 精密度反映的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真值的一致性程度
D. 偏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标本测定值的离散度,尤其是大样本资料
E. 室内质量控制可以反映检测的准确度
6. [单选题]误差检出概率指的是( )
A. 假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100%
B. 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C. 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100%
D. 假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E. 真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7. [单选题]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
A. 预后不良
B. 预后良好
C. 机体抵抗力好
D.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 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8. [单选题]通过细胞DNA合成的增加或减少来判断细胞增殖的测定方法是
A. 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B. MTT比色法
C. 细胞毒活性测定法
D. 抗病毒活性测定法
E. 趋化活性测定法
9. [单选题]男性,41岁。不规则发热4周余住院,最高体温41℃,最低37.5℃。在考虑病因时下列哪种疾病最不可能
A. 细菌性感染
B. 病毒性感染
C. 恶性淋巴瘤
D. 结缔组织病
E. 肉芽肿性疾病(granulomatous disease)
10. [单选题]为减小机械往复式柱塞泵(reciprocating plunger pump)流量的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采用非同步的多头泵
B. 改变溶剂流量
C. 提高溶剂纯度
D. 采用弹性的压力缓冲器
E. 凸轮的旋转采用手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