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6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 B.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C.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D.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有抗血小板抗体 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
B.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C.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障碍
D.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 有抗血小板抗体


2. [单选题]每日含漱1次的氟化钠溶液(naf solution)浓度是

A. 0.5%
B. 0.2 %
C. 0.1%
D. 0.02%
E. 0.05%


3. [单选题]患儿男,5个月,出生时即被家属发现,右颊部有稍红斑片,哭闹时颜色加重,逐渐增大,大小约2.0cm×1.5cm,稍高于皮肤,目前的治疗方法首选

A. 硬化剂治疗
B. 手术切除
C. 冷冻治疗
D. 激光治疗
E. 应先观察,如发展迅速,给予一定的干预治疗


4. [单选题]1岁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PPD阳性表示

A. 近2~3周感染结核
B. 体内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结核
C. 体内有活动结核
D. 对结核无免疫力,需立即接种卡介苗
E. 受过结核感染,不一定有活动结核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9gnl70.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