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D。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C.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control group),是因为
A. 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
B. 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C. 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
D. 借助于(by means)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
E. 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2. [单选题]蚤类是下列哪种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A. 登革热
B. 鼠疫
C. 森林脑炎
D. 脑膜炎
E. 流行性乙型脑炎
3. [单选题]说明鱼体绝对新鲜的K值范围为
A. K≥20%
B. K≤20%
C. K≥30%
D. K≤30%
E. K≥40%
4. [单选题]病原体(pathogen)由一个传染源传播到另一个易感者所经历的途径是
A. 流行过程
B. 传播过程
C. 传播机制
D. 传播途径
E. 传播因素
5. [单选题]下列细菌中引起菌痢症状最严重的是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宋内志贺菌
D. 鲍氏志贺菌
E. 以上都不对
6. [单选题]下列诸病中哪个属乙类管理的传染病
A. 霍乱
B. 鼠疫
C. 伤寒
D. 流行性感冒
E. 黑热病(kala-azar)
7. [单选题]2001年随机抽100名男大学生,其平均身高为169.2cm,标准差为5cm,其95%的参考值范围和可信区分别为
A. 169.2±1.96×5÷10;169.2±1.96×5÷10
B. 169.2±1.96×5÷10;169.2±1.96×5
C. 169.2±1.96×5;169.2±1.96×5÷10
D. 169.2±1.96×5;169.2±1.96×5
E. 169.2±1.96×5;1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