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患者男性,37岁。活动后心悸,气短半年,平素身体健康。体检:体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5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BFG。A.多选用右后外侧切口,四肋间入胸 B.切开纵隔胸膜上至左锁骨下动脉的根部,下至肺门 C.分离导管,应先锐性分离导管前壁,再分离导管下缘,上缘,最后用小直角钳由上向下分离导管下壁 D.结扎导管前应保持动脉压在10.7kPa(80mmHg)以上 E.结扎导管应先结扎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再结扎主动脉端 F.对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应采用加垫卷四头结扎法 G.动脉导管结扎后,应检查导管三角区震颤是否消失,观察动脉压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更多胸心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患者男性,37岁。活动后心悸,气短半年,平素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6.2℃,脉搏82次/分,血压105/49mmHg,胸骨左缘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无水肿。

予此病人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以下哪些正确

A. 多选用右后外侧切口,四肋间入胸
B. 切开纵隔胸膜上至左锁骨下动脉的根部,下至肺门
C. 分离导管,应先锐性分离导管前壁,再分离导管下缘,上缘,最后用小直角钳由上向下分离导管下壁
D. 结扎导管前应保持动脉压在10.7kPa(80mmHg)以上
E. 结扎导管应先结扎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再结扎主动脉端
F. 对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应采用加垫卷四头结扎法
G. 动脉导管结扎后,应检查导管三角区震颤是否消失,观察动脉压变化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 [单选题]有关肺癌转移错误的是

A. 肺鳞癌主要通过淋巴结系统向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B. 小细胞肺癌以淋巴结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
C. 大多数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同时进行
D. 肺原发瘤同侧器官的癌肿转移率高于对侧
E. 腺癌最常见转移为脑和对侧肺


3. [单选题]休克的根本病因是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心排出量下降
D.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E. 微循环障碍


4. [单选题]有关膈疝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A. 根据病因分为创伤性、先天性与后天性(acquired)
B. Bochdalek裂孔疝,涉及呼吸、循环和消化3个系统,病死率高
C. 创伤性膈疝常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和呼吸循环障碍
D. 先天性胸骨旁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
E. 有效的治疗是外科手术


5. [单选题]下列关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多发生在术后3周以上
B. 吻合时缝合过密是原因之一
C. 胃壁造口过小是原因之一
D. 使用吻合器不当是原因之一
E. 出现狭窄后应及早扩张


6.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先心病可出现差异性发绀

A.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
B. 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
C. 房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
D. 法洛四联症
E.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7. [单选题]肺小细胞癌很少出现

A. Cushing综合征
B.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D. 肌病和神经综合征
E. 癌性肌病


8. [多选题]影响肌酸激酶的因素有

A. 运动
B. 性别
C. 种族
D. 年龄
E. 肌肉损伤


9. [单选题]血清铁减低主要见于

A. 铁利用障碍
B. 铁释放增多
C. 铁蛋白吸收增多
D. 慢性失血
E. 铁摄入过多


10. [单选题]下面哪一类荧光核型不是抗核抗体的荧光核型

A. 周边型
B. 均质型
C. 斑点型
D. 核仁型
E. 中心型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8ll560.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