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A. 过敏性鼻炎
B. 牛皮癣
C.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emia)
D. 伤寒
E. 哮喘
2. [单选题]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治疗可选用
A. 胚胎胸腺移植
B. 骨髓或胚肝移植
C. 丙种球蛋白替代疗法
D. 新鲜血浆输注
E. 同种致敏淋巴细胞过继性转移疗法
3. [单选题]能形成包涵体的微生物是 ( )
A. 伯氏螺旋体
B. 解脲脲原体
C. 肺炎支原体
D. 以色列放线菌(actinomyces israeli)
E. 沙眼衣原体
4. [单选题]某一脓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直径1μm左右,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血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黄色,凸起,直径1~1.5mm,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呈单个、双、短链和葡萄串状排列,以葡萄串状排列为主;生化试验:触酶阳性,血浆凝固酶(试管法)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发酵甘露醇产酸,对新生霉素敏感。应报告
A. 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B.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C. 腐生葡萄球菌生长
D. 中间型葡萄球菌生长
E. 家畜葡萄球菌生长
5. [单选题]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作用是( )
A. 促进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B. 促进丙氨酸的转运
C. 促进鸟氨酸(ornithine)循环
D. 促进氨基酸的氧化供能
E. 促进肌肉与肝脏之间氨的转运
6. [多选题]进行细菌学检验时,采用何种接种方法取决于 ( )
A. 标本采集时间
B. 标本的性质
C. 培养的目的
D. 培养基的种类
E. 培养的温度
7. [单选题]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 ( )
A. 1周内
B. 10~20天
C. 7~10天
D. 20~30天
E. 30天以上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能用于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 )
A. 起病缓急不同
B. 发病原因不同
C. 发展快慢不同
D. 骨髓检查特点不同
E. 预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