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库

机体免疫系统再次接触抗原后导致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称为

来源: 自学库    发布:2023-07-2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4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免疫保护作用 B.再次抗体反应 C.初次抗体反应 D.免疫耐受性 E.与人类自身免疫无关 更多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机体免疫系统再次接触抗原后导致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称为

A. 免疫保护作用
B. 再次抗体反应
C. 初次抗体反应
D. 免疫耐受性
E. 与人类自身免疫无关


2. [单选题]8个月婴儿,夜间睡觉多汗,睡不踏实,头发生长慢,经常感冒、咳嗽。医生查体:方颅,四肢骨骼部均明显膨大,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A. 口服维生素D
B. 口服维生素D+适量补钙
C. 肌内注射维生素D
D. 适量补钙
E. 晒太阳


3. [单选题]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B.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C.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D.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E.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4. [单选题]强心苷延长P-R间期的机制

A. 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B. 蒲肯野纤维自律性增高
C. 心房有效不应期降低
D. 蒲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缩短
E. 房室结传导性减慢


5. [单选题]为安全可靠(safe and reliable),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A. 30%
B. 10%
C. 8%
D. 5%
E. 3%


6. [单选题]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作业工人120名与对照工人130名血清中IgA含量(g/L),检验两种作业工人血清中IgA含量有否差别,其假设检验可用

A. 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B. Z检验
C. 秩和检验
D. 四格表资料X2检验
E. 配对资料的X2检验


7. [单选题]化学毒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程度为

A. 消除率
B. 消除速率常数
C. 曲线下面积
D. 表观分布容积
E. 生物利用度


8.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是

A. 内对照
B. 特设对照
C. 总人口对照
D. 多重对照
E. 以上均是


9. [单选题]不参与Ⅰ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ⅰ)的细胞是

A. 嗜碱性粒细胞
B. 肥大细胞
C. 浆细胞(plasma cell)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knowledge/2m27w6.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